第1阶段,学习一些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,如均线、MACD,KDJ,RSI等等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。
第2阶段,学习用飞狐编程序,下载许多人编制的指标,还学习了Vb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。虽然花样无穷,但本质上与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没有差别,都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简单的各种均线基础上而已。
第3阶段,追求更厉害的统计分析,学习了SPASS,玩熟了时间序列分析ARIMA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。原来ARIMA对白噪音的残差没有估计。
第4阶段,学习GARCH,该死的SPASS居然没有这个工具,只好学习MATLAB7。GARCH玩熟后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。原来GARCH本质上依然是线性估计,不过是将ARIMA的残差继续ARIMA了一次。晕倒。
第5阶段,被一些网络N人忽悠人工神经网络,开始玩BP,RBF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。BP,RBF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简直是完美,但对未来的泛化,简直是狗屁。仍然不死心,又捣鼓用遗传算法改进,用混沌理论的相空间改进,依然是狗屎。
第6阶段,听南大的一个人工智能专家说,SVM是目前最牛逼的,继续学习,这玩意很难,终于还是给搞定了。结果,发现不确定性很大,正确率让人失望。
第7阶段,茫然之际,又有N人说,据说小波可能有用,找来书翻翻,感觉无比艰深。而此时对技术分析已经信心动摇。某日遇一朋友,实战高手,一席交谈演示,发现:靠!实战中还是传统的那几个老掉牙的指标最好,关键是运用之妙了。
第8阶段,目前阶段,重新玩那传统的那几个老掉牙的(指标均线、MACD、趋势线、K线形态等等)。
哥们
太牛了
你的学习能力超强
不是我。是转载于他人的。
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里,好像没有“必须依靠庄家(控盘资金)的特点来编写”这一条
哇, 太弯了啊。
偶直接财务分析入手的,价格成本第一;交易了半年财政局一会计教了观察均线,从此学会看电脑悟到线向上涨向下跌,交易一年路边看到技术的书,翻看了几小时猛看了个大概,被摊主叫住不让看了,从此阶段的2年空了在新华书店学会了均线、MACD、趋势线、K线形态等等,结果没技术时月盈利8-10%,有技术后却大亏了。。。至今对于技术操作的稳定性持怀疑?!都按这样谁还亏钱呢? 学这么些没走什么弯路吧? 两起两落,发现被时间约束了。 金融危机很多程序化的基金公司破产,他们的经验技术应该给国人很多提高。
程序化同伴们一起盈利发展吧
大道至简呀。。。师父一开始就给我这么说。。。但仍免不了有时候真要去绕几下才舒服。。。
楼主牛人。不仅牛在学什么像什么,而且牛在学什么都能抓住要害。
1-6段之所以放弃的要害在于“不确定性很大”。而第8阶段“又重新玩传统的那几个”,似乎解决了那个“不确定性”。
请问各位,您关注到这个“不确定性”了吗?
再问一句:您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“不确定性”了呢?
对于程序化交易系统来说,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的“不确定性节点(盲点)”,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“曲线背离”,是能否稳定获利的关键。